水質檢測常識問答
來源:連華環??萍?/span>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7-11-24 10:59:25 已被瀏覽 9 次
問題描述:
什么是干擾物質?
問題解答:
干擾物質是水中存在的,能夠干擾測試中的化學反應的物質。
干擾物質會致使測定結果高于或者低于正確結果。
問題描述:
如何檢查待測樣品中是否存在干擾?
問題解答:
標準加入法是檢驗樣品中是否含有干擾物質的最好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直接向樣品中加入總量已知的待測物質。如果對加入前后樣品中的待測物質進行測定,就可以發現加入后的測定結果比加入前高出了一個已知的量值。
例:測定含銅樣品,得到銅離子濃度為1.0mg/L。然后向未使用的一部分樣品中加入0.5mg/L的銅離子。測定加入后樣品中銅離子的濃度,理論上應得到的測定結果為1.5mg/L。
如果對加入銅離子后的樣品測定的結果明顯低于或高于1.5mg/L,則樣品中可能存在會對銅離子測定產生干擾的干擾物質。應確保測試操作以及使用標準溶液所得到的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大多數測試為保證工作正常,要求樣品的pH值在某一特定的范圍內,測試試劑中含有緩沖劑用來調整pH值,使之在要求范圍內。如果樣品的pH值過低、過高或堿度很高,那么樣品可能沒有被調整到正確的pH值。
如果樣品中含有干擾物質,最好的做法是稀釋樣品至干擾物質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這樣做也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法。
問題描述:
測試樣品時,不顯色或顯現錯誤的顏色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在使用色度計測試樣品時觀察不到任何顏色可能存在一下幾種原因:
1. 沒有正確執行測試操作程序
按照測試步驟做逐個詳細的檢查,確定在測試中加入了所有需要的測試試劑,并且所有步驟都操作正確。
2. 加入測試試劑后樣品的pH值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不在測試要求的范圍內。通過對采樣和存放階段的檢驗,找到測試的最佳pH范圍。如果不能找到最佳pH范圍,可以將測試試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測定該溶液的pH值。如果這個pH值與加入測試試劑后待測樣品的pH值存在明顯不同,可以用酸或堿調整樣品的pH,使其在試劑的水溶液pH值范圍內,然后再進行測試。
3. 待測參數的濃度可能低于儀器的測定下限。
4. 待測樣品可能需要進行消解。需檢查測試說明中是否提到需要消解。
5. 待測樣品中可能存在干擾物質。需按照標準添加劑的使用方法來檢驗待測樣品中是否可能存在干擾物質。
如果測試樣品實際顯現的顏色與理論上應該顯現的顏色存在明顯不同,可進行如下操作:
1.如前所述,檢驗樣品的pH值,并視需要進行調整。
2.如果測試程序中指出測試樣品需要進行消解預處理,則需要確定待測樣品已經進行了消解。
3.稀釋樣品。這樣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稀釋到使其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樣品稀釋仍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法。
問題描述:
標準加入法如何操作?
問題解答:
在大多數Hach測試程序的準確度檢驗部分有標準加入法操作的詳細說明??梢詮闹胁榈盟脴藴嗜芤旱臐舛群途_的體積。許多Hach儀器會記錄所用標準溶液中被測物質的濃度和總量,并計算出理論值與實際測定值的差。
如果沒有找到操作說明,可以向待測樣品中加入三次標準溶液,標準溶液的加入量等值遞增,例如0.1、0.2、0.3mL。對于色度測定,在加入測試試劑之前向樣品中加入標準溶液。按通常的做法進行測試,每加入一次標準溶液測定一次濃度值。將試劑測定結果與理論值進行比較來檢驗二者有無差異。
理論濃度值的計算是用所加標準溶液的體積乘以標準溶液的濃度,然后除以用樣品總體積(為了保證高準確度,所加標準溶液的體積包含在樣品總體積內)。
問題描述:
在使用標準溶液檢驗色度計/分光光度計或測試工具箱的準確度時,示數總是顯示零,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需確保在測定標準溶液時與測定樣品一樣向其中加入了測試試劑。標準溶液與樣品一樣,需要通過相同的方法使其顯色。
仍然按照測試程序說明的步驟依次進行操作,不同的只是用標準溶液代替樣品。例如:將標準溶液加入樣品管,加入測試試劑,等到設定的時間結束后,在工具箱或儀器上讀取標準溶液的測定結果。
問題描述:
測試樣品時,不顯色或顯現錯誤的顏色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在使用色度計測試樣品時觀察不到任何顏色可能存在一下幾種原因:
1. 沒有正確執行測試操作程序
按照測試步驟做逐個詳細的檢查,確定在測試中加入了所有需要的測試試劑,并且所有步驟都操作正確。
2. 加入測試試劑后樣品的pH值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不在測試要求的范圍內。通過對采樣和存放階段的檢驗,找到測試的最佳pH范圍。如果不能找到最佳pH范圍,可以將測試試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測定該溶液的pH值。如果這個pH值與加入測試試劑后待測樣品的pH值存在明顯不同,可以用酸或堿調整樣品的pH,使其在試劑的水溶液pH值范圍內,然后再進行測試。
3. 待測參數的濃度可能低于儀器的測定下限。
4. 待測樣品可能需要進行消解。需檢查測試說明中是否提到需要消解。
5. 待測樣品中可能存在干擾物質。需按照標準添加劑的使用方法來檢驗待測樣品中是否可能存在干擾物質。
如果測試樣品實際顯現的顏色與理論上應該顯現的顏色存在明顯不同,可進行如下操作:
1.如前所述,檢驗樣品的pH值,并視需要進行調整。
2.如果測試程序中指出測試樣品需要進行消解預處理,則需要確定待測樣品已經進行了消解。
3.稀釋樣品。這樣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稀釋到使其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樣品稀釋仍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
問題描述:
如何使用標準溶液檢驗準確度?
問題解答:
“標準溶液法”或使用標準溶液代替待測樣品進行測定是標準溶液最簡單的使用方法。當Hach測試程序進行到“將一定量的待測樣品加入樣品管”這一步驟時,用標準溶液代替待測樣品加入測試管,然后按照程序書中接下來的步驟進行測試。
如果測定結果與標準溶液的已知濃度相近,則可以確信該儀器及試劑工作正常,并且測試操作是正確的。
問題描述:
如何才能把待測樣品稀釋到測試范圍內呢?
問題解答:
最簡單的稀釋方法是1:1稀釋法或二倍稀釋法,即1體積待測樣品中加入1體積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這種方法可以使樣品的濃度減少一半。按照通常的測定程序對稀釋后的樣品進行測試,然后將測定結果乘以2就得到稀釋前樣品的濃度。
例:現測試一樣品,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上顯示超出范圍。這時,將5mL去離子水加入到5mL樣品中,重新測定。用稀釋后的樣品測定得到的結果是1.9mg/L,則稀釋前樣品的濃度為 ,即3.8mg/L。
如果二倍稀釋后的樣品濃度仍然超過量程,則需要增大稀釋倍數。例如,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2體積去離子水,做三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3),或者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3體積的去離子水,做四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4),以此類推。如果在你的測試中要用待測樣品作為空白樣,那么就把稀釋后的樣品作為空白樣。
在進行稀釋時,準確地量取樣品以及去離子水的體積是非常重要的。量取的錯誤將導致測定結果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的結果還會被乘以稀釋倍數。因此,按照最低要求,應用量筒量取樣品和去離子水。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使用移液管移取樣品至容量瓶(A級)中,再加去離子水定標至刻線。測試前將其充分混合搖勻。
測試者可根據需要,使用適當的移液管和容量瓶來配制一定體積的稀釋溶液。比如,做20倍稀釋時,可以移取1mL樣品到19mL去離子水中,也可以移取5mL樣品到95mL去離子水中(或在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線),這樣所得溶液的稀釋倍數是相同的。如果測試時只需要10mL稀釋后的樣品,則使用10mL進行測定,剩余的稀釋溶液視測試者需要可作空白樣品或重復測定之用。
Back
最簡單的稀釋方法是1:1稀釋法或二倍稀釋法,即1體積待測樣品中加入1體積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這種方法可以使樣品的濃度減少一半。按照通常的測定程序對稀釋后的樣品進行測試,然后將測定結果乘以2就得到稀釋前樣品的濃度。
例:現測試一樣品,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上顯示超出范圍。這時,將5mL去離子水加入到5mL樣品中,重新測定。用稀釋后的樣品測定得到的結果是1.9mg/L,則稀釋前樣品的濃度為 ,即3.8mg/L。
如果二倍稀釋后的樣品濃度仍然超過量程,則需要增大稀釋倍數。例如,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2體積去離子水,做三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3),或者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3體積的去離子水,做四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4),以此類推。如果在你的測試中要用待測樣品作為空白樣,那么就把稀釋后的樣品作為空白樣。
在進行稀釋時,準確地量取樣品以及去離子水的體積是非常重要的。量取的錯誤將導致測定結果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的結果還會被乘以稀釋倍數。因此,按照最低要求,應用量筒量取樣品和去離子水。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使用移液管移取樣品至容量瓶(A級)中,再加去離子水定標至刻線。測試前將其充分混合搖勻。
測試者可根據需要,使用適當的移液管和容量瓶來配制一定體積的稀釋溶液。比如,做20倍稀釋時,可以移取1mL樣品到19mL去離子水中,也可以移取5mL樣品到95mL去離子水中(或在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線),這樣所得溶液的稀釋倍數是相同的。如果測試時只需要10mL稀釋后的樣品,則使用10mL進行測定,剩余的稀釋溶液視測試者需要可作空白樣品或重復測定之用。
問題描述:
測試“超量程”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當一項測試顯示“超過量程(over-range)”的結果時,表示所測濃度在測試說明上限之上。也就是加入試劑后顯現的顏色比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能夠正常讀取數據的顏色深,以致不能讀數。
當待測樣品濃度超出說明的測試范圍時,可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將部分剛取的樣品稀釋。測定稀釋后樣品的濃度,之后,將測定結果乘以稀釋倍數即得到樣品的實際濃度。
問題描述:
現需測定一個濃度大于儀器所規定的測試上限的樣品,我應該如何做?
問題解答:
向樣品中加入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將其稀釋到可測定的濃度范圍內。首先測定稀釋后的樣品,然后將得到的測定結果乘以稀釋倍數,便可得到原樣品(稀釋前)的濃度。必須保證向稀釋樣品中加入了足夠的測試試劑,以使其能夠與待測參數充分反應。
對于某些參數,比如臭氧(O3)、硫化物(S2-)、亞鐵離子(Fe2+)以及去氧劑等,不宜采用稀釋法進行測定。因為這些物質中的一部分可能與氧氣發生反應而被消耗掉,或是直接逸散到空氣中。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具有更大量程的測定方法。如果稀釋水中含有雜質,消毒劑如液氯會被消耗,導致測定結果將低于實際值。
什么是干擾物質?
問題解答:
干擾物質是水中存在的,能夠干擾測試中的化學反應的物質。
干擾物質會致使測定結果高于或者低于正確結果。
問題描述:
如何檢查待測樣品中是否存在干擾?
問題解答:
標準加入法是檢驗樣品中是否含有干擾物質的最好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直接向樣品中加入總量已知的待測物質。如果對加入前后樣品中的待測物質進行測定,就可以發現加入后的測定結果比加入前高出了一個已知的量值。
例:測定含銅樣品,得到銅離子濃度為1.0mg/L。然后向未使用的一部分樣品中加入0.5mg/L的銅離子。測定加入后樣品中銅離子的濃度,理論上應得到的測定結果為1.5mg/L。
如果對加入銅離子后的樣品測定的結果明顯低于或高于1.5mg/L,則樣品中可能存在會對銅離子測定產生干擾的干擾物質。應確保測試操作以及使用標準溶液所得到的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大多數測試為保證工作正常,要求樣品的pH值在某一特定的范圍內,測試試劑中含有緩沖劑用來調整pH值,使之在要求范圍內。如果樣品的pH值過低、過高或堿度很高,那么樣品可能沒有被調整到正確的pH值。
如果樣品中含有干擾物質,最好的做法是稀釋樣品至干擾物質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這樣做也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法。
問題描述:
測試樣品時,不顯色或顯現錯誤的顏色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在使用色度計測試樣品時觀察不到任何顏色可能存在一下幾種原因:
1. 沒有正確執行測試操作程序
按照測試步驟做逐個詳細的檢查,確定在測試中加入了所有需要的測試試劑,并且所有步驟都操作正確。
2. 加入測試試劑后樣品的pH值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不在測試要求的范圍內。通過對采樣和存放階段的檢驗,找到測試的最佳pH范圍。如果不能找到最佳pH范圍,可以將測試試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測定該溶液的pH值。如果這個pH值與加入測試試劑后待測樣品的pH值存在明顯不同,可以用酸或堿調整樣品的pH,使其在試劑的水溶液pH值范圍內,然后再進行測試。
3. 待測參數的濃度可能低于儀器的測定下限。
4. 待測樣品可能需要進行消解。需檢查測試說明中是否提到需要消解。
5. 待測樣品中可能存在干擾物質。需按照標準添加劑的使用方法來檢驗待測樣品中是否可能存在干擾物質。
如果測試樣品實際顯現的顏色與理論上應該顯現的顏色存在明顯不同,可進行如下操作:
1.如前所述,檢驗樣品的pH值,并視需要進行調整。
2.如果測試程序中指出測試樣品需要進行消解預處理,則需要確定待測樣品已經進行了消解。
3.稀釋樣品。這樣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稀釋到使其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樣品稀釋仍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法。
問題描述:
標準加入法如何操作?
問題解答:
在大多數Hach測試程序的準確度檢驗部分有標準加入法操作的詳細說明??梢詮闹胁榈盟脴藴嗜芤旱臐舛群途_的體積。許多Hach儀器會記錄所用標準溶液中被測物質的濃度和總量,并計算出理論值與實際測定值的差。
如果沒有找到操作說明,可以向待測樣品中加入三次標準溶液,標準溶液的加入量等值遞增,例如0.1、0.2、0.3mL。對于色度測定,在加入測試試劑之前向樣品中加入標準溶液。按通常的做法進行測試,每加入一次標準溶液測定一次濃度值。將試劑測定結果與理論值進行比較來檢驗二者有無差異。
理論濃度值的計算是用所加標準溶液的體積乘以標準溶液的濃度,然后除以用樣品總體積(為了保證高準確度,所加標準溶液的體積包含在樣品總體積內)。
問題描述:
在使用標準溶液檢驗色度計/分光光度計或測試工具箱的準確度時,示數總是顯示零,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需確保在測定標準溶液時與測定樣品一樣向其中加入了測試試劑。標準溶液與樣品一樣,需要通過相同的方法使其顯色。
仍然按照測試程序說明的步驟依次進行操作,不同的只是用標準溶液代替樣品。例如:將標準溶液加入樣品管,加入測試試劑,等到設定的時間結束后,在工具箱或儀器上讀取標準溶液的測定結果。
問題描述:
測試樣品時,不顯色或顯現錯誤的顏色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在使用色度計測試樣品時觀察不到任何顏色可能存在一下幾種原因:
1. 沒有正確執行測試操作程序
按照測試步驟做逐個詳細的檢查,確定在測試中加入了所有需要的測試試劑,并且所有步驟都操作正確。
2. 加入測試試劑后樣品的pH值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不在測試要求的范圍內。通過對采樣和存放階段的檢驗,找到測試的最佳pH范圍。如果不能找到最佳pH范圍,可以將測試試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測定該溶液的pH值。如果這個pH值與加入測試試劑后待測樣品的pH值存在明顯不同,可以用酸或堿調整樣品的pH,使其在試劑的水溶液pH值范圍內,然后再進行測試。
3. 待測參數的濃度可能低于儀器的測定下限。
4. 待測樣品可能需要進行消解。需檢查測試說明中是否提到需要消解。
5. 待測樣品中可能存在干擾物質。需按照標準添加劑的使用方法來檢驗待測樣品中是否可能存在干擾物質。
如果測試樣品實際顯現的顏色與理論上應該顯現的顏色存在明顯不同,可進行如下操作:
1.如前所述,檢驗樣品的pH值,并視需要進行調整。
2.如果測試程序中指出測試樣品需要進行消解預處理,則需要確定待測樣品已經進行了消解。
3.稀釋樣品。這樣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稀釋到使其不會產生干擾的濃度。如果樣品稀釋仍沒有效果,則需要使用其它的分析方
問題描述:
如何使用標準溶液檢驗準確度?
問題解答:
“標準溶液法”或使用標準溶液代替待測樣品進行測定是標準溶液最簡單的使用方法。當Hach測試程序進行到“將一定量的待測樣品加入樣品管”這一步驟時,用標準溶液代替待測樣品加入測試管,然后按照程序書中接下來的步驟進行測試。
如果測定結果與標準溶液的已知濃度相近,則可以確信該儀器及試劑工作正常,并且測試操作是正確的。
問題描述:
如何才能把待測樣品稀釋到測試范圍內呢?
問題解答:
最簡單的稀釋方法是1:1稀釋法或二倍稀釋法,即1體積待測樣品中加入1體積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這種方法可以使樣品的濃度減少一半。按照通常的測定程序對稀釋后的樣品進行測試,然后將測定結果乘以2就得到稀釋前樣品的濃度。
例:現測試一樣品,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上顯示超出范圍。這時,將5mL去離子水加入到5mL樣品中,重新測定。用稀釋后的樣品測定得到的結果是1.9mg/L,則稀釋前樣品的濃度為 ,即3.8mg/L。
如果二倍稀釋后的樣品濃度仍然超過量程,則需要增大稀釋倍數。例如,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2體積去離子水,做三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3),或者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3體積的去離子水,做四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4),以此類推。如果在你的測試中要用待測樣品作為空白樣,那么就把稀釋后的樣品作為空白樣。
在進行稀釋時,準確地量取樣品以及去離子水的體積是非常重要的。量取的錯誤將導致測定結果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的結果還會被乘以稀釋倍數。因此,按照最低要求,應用量筒量取樣品和去離子水。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使用移液管移取樣品至容量瓶(A級)中,再加去離子水定標至刻線。測試前將其充分混合搖勻。
測試者可根據需要,使用適當的移液管和容量瓶來配制一定體積的稀釋溶液。比如,做20倍稀釋時,可以移取1mL樣品到19mL去離子水中,也可以移取5mL樣品到95mL去離子水中(或在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線),這樣所得溶液的稀釋倍數是相同的。如果測試時只需要10mL稀釋后的樣品,則使用10mL進行測定,剩余的稀釋溶液視測試者需要可作空白樣品或重復測定之用。
Back
最簡單的稀釋方法是1:1稀釋法或二倍稀釋法,即1體積待測樣品中加入1體積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這種方法可以使樣品的濃度減少一半。按照通常的測定程序對稀釋后的樣品進行測試,然后將測定結果乘以2就得到稀釋前樣品的濃度。
例:現測試一樣品,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上顯示超出范圍。這時,將5mL去離子水加入到5mL樣品中,重新測定。用稀釋后的樣品測定得到的結果是1.9mg/L,則稀釋前樣品的濃度為 ,即3.8mg/L。
如果二倍稀釋后的樣品濃度仍然超過量程,則需要增大稀釋倍數。例如,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2體積去離子水,做三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3),或者在1體積樣品中加入3體積的去離子水,做四倍稀釋(測定結果乘以4),以此類推。如果在你的測試中要用待測樣品作為空白樣,那么就把稀釋后的樣品作為空白樣。
在進行稀釋時,準確地量取樣品以及去離子水的體積是非常重要的。量取的錯誤將導致測定結果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的結果還會被乘以稀釋倍數。因此,按照最低要求,應用量筒量取樣品和去離子水。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使用移液管移取樣品至容量瓶(A級)中,再加去離子水定標至刻線。測試前將其充分混合搖勻。
測試者可根據需要,使用適當的移液管和容量瓶來配制一定體積的稀釋溶液。比如,做20倍稀釋時,可以移取1mL樣品到19mL去離子水中,也可以移取5mL樣品到95mL去離子水中(或在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線),這樣所得溶液的稀釋倍數是相同的。如果測試時只需要10mL稀釋后的樣品,則使用10mL進行測定,剩余的稀釋溶液視測試者需要可作空白樣品或重復測定之用。
問題描述:
測試“超量程”是怎么回事?
問題解答:
當一項測試顯示“超過量程(over-range)”的結果時,表示所測濃度在測試說明上限之上。也就是加入試劑后顯現的顏色比測試工具箱或測試儀器能夠正常讀取數據的顏色深,以致不能讀數。
當待測樣品濃度超出說明的測試范圍時,可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將部分剛取的樣品稀釋。測定稀釋后樣品的濃度,之后,將測定結果乘以稀釋倍數即得到樣品的實際濃度。
問題描述:
現需測定一個濃度大于儀器所規定的測試上限的樣品,我應該如何做?
問題解答:
向樣品中加入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將其稀釋到可測定的濃度范圍內。首先測定稀釋后的樣品,然后將得到的測定結果乘以稀釋倍數,便可得到原樣品(稀釋前)的濃度。必須保證向稀釋樣品中加入了足夠的測試試劑,以使其能夠與待測參數充分反應。
對于某些參數,比如臭氧(O3)、硫化物(S2-)、亞鐵離子(Fe2+)以及去氧劑等,不宜采用稀釋法進行測定。因為這些物質中的一部分可能與氧氣發生反應而被消耗掉,或是直接逸散到空氣中。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具有更大量程的測定方法。如果稀釋水中含有雜質,消毒劑如液氯會被消耗,導致測定結果將低于實際值。
上一篇:企業污水收集、處置常見問題與對策及環保檢查措施 <<
>> 下一篇:危險化學品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措施
更多>>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