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公約》或將廢塑料納入管轄范圍 全球廢塑料貿易流注定改變?
來源:連華環??萍?/span>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8-08-15 15:17:12 已被瀏覽 9 次
一 附件二須特別考慮的廢物類別中新增加一條目, 塑料廢物:塑料和混合塑料材料的廢棄物,以及含有塑料的混合廢棄物,包括微塑料珠,目前附件二中只有兩類,分別是Y46從住家收集的廢物和Y47從焚化住家廢物產生的殘余物。
二 附件九中刪除B3010,包括干結的廢樹脂或縮聚產品(包括脲醛樹脂、苯酚甲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醇酸樹脂)和聚酰胺及廢氟化聚合物(全氟乙烯/全氟乙丙烯、全氟烷氧基鏈烷烴、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四氟乙烯/全氟乙烯基醚、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
《巴塞爾公約》是一項國際公約,于1992年生效,目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的產生、越境轉移和處置造成不利影響。該公約目前有186個締約方,美國和海地不是締約方。
挪威對此提案做出的解釋是:”通過將塑料廢物明確納入巴塞爾公約范圍,可以控制這些廢物流,避免塑料廢物管理不善“ 。
“我們相信提議的改變將導致海洋塑料垃圾減少,可追溯性增加,更多的控制和更少的非法傾倒塑料廢物,”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寫道。
巴塞爾公約秘書處已將挪威提出的這一修正案討論列入于9月召開的日內瓦會議議程。
修正案會發揮什么作用?
挪威提出的這一修正案如果審議通過到底會發揮什么作用呢?
巴塞爾行動網(BAN)執行董事兼巴塞爾公約專家Jim Puckett解釋道,對于加入《巴塞爾公約》的國家而言,修正案意味著“未經出口、過境和進口國主管當局的事先通知和同意,將不再進行所有塑料廢物的運輸。而對于非巴塞爾締約國家,例如美國,其后果將更具影響力。
目前的《巴塞爾公約》的管轄范圍中,廢塑料是允許越境轉移的,主要由進口國和出口國的相關法律政策決定,如中國2019年以后將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而像馬泰越等國允許進口廢塑料,但需要滿足各國的政策及法律規定。
一旦挪威提出的修正案審議通過,廢塑料越境轉移的程序就改變啦,《巴塞爾公約》的各締約國之間將不能隨意轉移廢塑料,塑料廢物的越境轉移將受巴塞爾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約束。
修正案對非締約國有影響嗎?
對于非締約國,例如美國,并不在巴塞爾公約的管轄范圍,挪威的修正案是否會對它產生影響呢?
修正案剛一提出,美國的一些行業協會對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并對其進行監測。美國廢棄物回收工業協會(ISRI)國際關系高級主管Adina Renee Adler表示,她計劃參加會議,以了解更多內容,并可能對修正案進行權衡。
“我們擔心該提案及其對廢料自由貿易的潛在影響,”阿德勒說。 “我們相信回收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因為與挪威對海洋垃圾的擔憂有關。”北美固體廢物協會(SWANA)也根據該提案發布了宣傳警報。
如果修正案通過審議,美國依然可以出口廢塑料,但是目前廢塑料進口的熱地東南亞幾國都是巴塞爾締約國,他們是否會接受美國出口到當地的廢塑料還要看當地的政策和法規,由于巴塞爾公約對于各締約國的影響力,這將變得更為復雜。
修正案會審議通過嗎?
Puckett表示,他相信挪威的提案“很有可能通過。”挪威提議修改公約的附件,比修改公約其他部分的文本更容易。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可通過四分之三的投票通過對附件的修正。“換句話說,附件的修正案不需要經過國家的正式批準。
中國禁廢政策實施以來,東南亞國家,特別是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三國的廢塑料進口量明顯增加,但是還遠遠不能填補中國市場缺席的市場空白,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廢料出口國的壓力。
目前,東南亞國家面對如此大量的廢料進口,馬泰越等國在廢料管理政策上出現一定的混亂局面,各國正在制定或修訂廢料管理政策,使其更加適應本國的發展階段。
如果此時巴塞爾公約將廢塑料的越境轉移納入管理范圍,將在很大程度影響東南亞等國政策和法規的修訂,屆時全球廢塑料的貿易將發生更顯著的變化。
更多>>產品推薦: